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整理 發布時間:2010-12-29 21:43:52
住宅為什么要裝漏電開關
對住宅用電要不要裝漏電開關,存在以下幾種錯誤觀點,漏電開關會發生誤動作,造成停電,因此不裝漏電開關只要接地可靠,可以不裝漏電開關,已裝了漏電開關,電氣設備的外殼接不接地沒有關系已裝了漏電開關,再把電氣設備的外殼與自來水管相連,多么地道;已裝了漏電開關,電氣設備也接地,帶有浴缸的衛生間不必再搞局部等電位聯結了。以下對上述錯誤逐一加以分析。
1.漏電開關的跳閘可分為正常跳閘和不正常跳閘兩種。
正常跳閘表明:如果額定漏電動作電流為30MA的漏電開關,其負載中存在25MA以上的漏電電流,漏電開關就會跳閘。由于25MA的電流流過人體是安全的,不會發生電擊死亡;同樣對線路或電氣設備也不會發生危險,電氣設備的工作也不會產生異常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不加分析,誤以為漏電開關質量有問題,武斷拆除漏電開關,是極其錯誤的,拆除漏電開關后,看到電氣設備工作正常,就認為拆得對,這是危險的做法。
不正常跳閘是由漏電開關本身質量不合格引起的,分為兩類;合不上和有時無原因跳閘。在漏電開關接上電源而不接負載的情況下,如果合不上,肯定是漏電開關的質量問題,千萬不能自己修理,因為修理后必須進行技術性能測試后試可設入使用,沒有用測試設備進行測試后就使用是不安全的。第二類是偶爾跳閘,尤其是半夜跳閘或家里無人時跳閘,這種跳閘表明漏電開關的抗干擾性能差。有不正常跳閘的漏電開關應拆除,換一只好的漏電開關。
如果正常跳閘的漏電電流在25MA上下波動時,其現象就和偶爾跳閘類似,其產生原因往往是導線的絕緣老化所致,即環境潮濕時跳閘,環境干燥時又不跳閘。區分這類正常跳閘和偶爾跳閘的可靠辦法是測量線路和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標準規定,每根導線的絕緣電阻不得低于0.5M,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則通常都大于0.5M。如果漏電開關接的負載,總測絕緣電阻小于8.8K(220V/25MA=8.8K),那么就會發生正常跳閘。
把正常的跳閘視為漏電開關會發生誤動作而不裝漏電開關,當然是錯誤的。因為一旦漏電擴大,大于30MA后,就會發生電擊的危險。
2.電氣設備接地是用電安全的基本措施。但即使接地極的接地電阻符合要求,并不能保證電氣設備的接地可靠。住宅內的電氣設備的接地線不超過2.5MM2,從接地極、接地干線、接地支線到電氣設備,中間有不少連接點,只要有一點連接不可靠或斷裂,尤其是插座的接地樁頭接觸不良,都會造成接地不可靠,所以不能保證電氣設備接地絕對可靠,或者說只能保證測量檢查時接地可靠,不能保證一直可靠。因此要有其他措施增加用電的安全度,裝漏電開關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3.過去建造的住宅,對接地并不重視,許多家庭雖然有三孔插座,但只有兩根導線,缺接地線,尤其是公共老式住宅,增加接地線十分麻煩。為了用電安全,各家安裝漏電開關。裝了漏電開關后,一旦出現漏電,開關馬上跳閘,避免了電擊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有人認為增加接地線太麻煩,裝了漏電開關就安全了,可以不增加接地線,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漏電開關也有出現故障的可能性,有了接地線,就可增加安全度。
4.至今仍有不少家庭把自來水管兼做接地線,這是不可靠的,一是接地電阻不能得到保證,二是故障電壓極易沿水管蔓延過來。上海電視臺曾報道的某石庫門住宅內,各家水管龍頭麻電就是一例;《電世界》雜志上報道的某電擊事故分析中,一老太太在觸及水管龍頭時受到電擊死亡,其電就是從水管傳過來的。接地施工是一項重要的隱蔽工程,必須由專業隊伍施工,監理驗收方可。接地和裝設漏電開關一樣,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應每年復測一次,接地線的連接是否可靠,也必須經常檢查。
5.GB50096-1999《住宅設施規范》6.5.2規定:衛生間宜做局部等電位聯結。人在完全濕透的情況下,例如浸在浴缸內時,人體電阻可忽略不計,在這種情況下會發生電擊危險的電壓我國未作規定,IEC在注釋中規定不超過12V,日本則規定不超過2.5V。如果不作等電位聯結,如此低的危險電壓極易存在,接地線和中性線之間的電壓超過10V是經常出現的事,如果照明燈的中性線和自來水管短路,照明燈仍舊正常工作,人坐在浴缸內,浴缸的落水管處于地電位,此時洗浴的人用手開水龍頭時,就會受到電擊。
等電位聯結就是把衛生間內的所有的金屬體(括水管、坑管、落水管、金屬毛巾架等)聯成一體,并與接地線相連。
衛生間內的電氣設備要有漏電保護,要有可靠的接地,還要作等電位聯結。
用戶選購漏開關時,必須購買質量可靠的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