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
作者:佚名 來源:本站整理 發布時間:2010-12-29 21:41:25
漏電保護開關保護方式的探討
漏電保護開關的推廣和應用,在保障安全用電方面功不可沒。隨著兩改一同價的深入,農村低壓電力網由供電企業直管,漏電保護開關的保護方式的選擇,直接關連著供電企業的法律責任問題。下面把3種保護方式的利與弊逐一分析。
(1) 漏電總保護。農村低壓電網線長面廣,漏電電流大且三相不平衡,易引起頻繁動作,嚴重影響供電可靠性。為了正常供電,漏電總保護的靈敏度不高,況且三相漏電保護開關存在保?死區,因此,作為防止人身觸電的可靠性很低。
漏電總保護開關,屬供電企業的財產,由于防觸電的可靠性低,如果發生觸電傷亡時,按產權確定責任的原則,供電企業就要承擔法律責任。漏電總保護嚴重影響了供電可靠性,如造成用戶損失,亦會被追究賠償責任。
按規程架設的低壓線路,除了不可抗拒的因素和人為破壞外,斷線落地的機會甚微。只要做好巡視檢查,其它原因造成的事故不屬供電企業的責任。還有,漏電總保護由于靈敏度不高,即使斷線落地,除非掉在潮濕的地面或水中,否則不會跳閘。
裝了漏電總保護后,單、三相混合供電的低壓線路的中性線不能重復接地,萬一中性線開路時,易造成大面積銷毀家電的事故,又增加了電力運行事故賠償的機會。
(2) 漏電中級保護。中級保護的保護范圍較總保護的小,能用較總保護靈敏度高些的漏電保護開關,其副作用比總保護小。但中級漏電保護開關一般都在室外安裝,工作環境差,容易損壞,降低了它的可靠性。中級漏電保護應屬供電企業直管的設備,還是會引發法律責任。
(3) 漏電末級保護。漏電末級保護的保護范圍小,可選用較高靈敏度的漏電保護開關,特別是單相漏電開關的性能和質量已相當可靠,防止觸電的效果很好。更重要的是末級漏電保護開關都是用戶自己的財產,由用戶自行維護管理,萬一發生觸電事故也不屬供電企業的責任。農村觸電事故絕大多數都是發生在移動式電器上,例如:移動式小水泵、脫粒機、揚谷機、魚塘增氧機,還有電飯煲和電風扇等,如果安裝了靈敏可靠的漏電末級保護,就能有效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
從防止觸電的效果和維護供電企業的合法權益來考慮,安裝漏電總保護是不可取的。特別是工業用電、生活用電和優質魚養殖用電的供電可靠性要求很高,農電體改精簡農村電工后,要滿足電力法二十九條:供電企業在發電、供電系統正常的情況下,應連續供電,不得中斷的要求,根本不適宜安裝漏電總保護。
還有,根據電網運行實行分級保護的原則,各級的保護只對本級電網的安全運行,可靠供電負責,不可能對用戶的安全用電負責。安全供電是供電企業的責任,安全用電是用戶的責任,供電企業對用戶的安全用電只負指導的責任。
要保障安全用電,要保護可靠供電,要避免農電事故引發的法律責任, 好的辦法是取消漏電總保護(對供電可靠性要求不高的線路除外),強制推行漏電末級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