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iPad Mini如何為蘋果打上庫克烙印
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刊登署名為尤恩•思彭斯(Ewan Spence)的文章指出,iPad Mini已經為蘋果打上了蒂姆•庫克(Tim Cook)的深深烙印。通過推出iPad mini,蘋果或許能夠保障短期利益,但其未來卻荊棘密布。以下是文章內容全文:
本月初,我曾經撰文列出了iPad mini所具有的五大重要功效。在蒂姆•庫克(Tim Cook)重新定義蘋果公司以及論述蘋果在2013年所采用的戰略方向過程中,iPad Mini的這些功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既然現在iPad Mini的功效配置已經斷定,讓我們不妨重新審視一下該款設備是如何為蘋果打上庫克烙印的。
毫無疑問,iPad mini將成為平板電腦市場短期內的熱銷產品,其銷量突破百萬臺只是時間問題,并且將會成為全球消費者在2012年圣誕節的必買電子設備。但賣出數量宏大 的iPad mini并不是蘋果履行的戰略,而是蘋果履行戰略的成果。蘋果的長期良性發展與iPad mini的銷量同等重要。
以往,在產品銷售勢頭良好且公司事跡展望積極樂觀的情況下,一些決定和選擇卻 終把近況不佳的數家科技公司徹底擊垮,比如諾基亞、柯達和索尼。蘋果還能夠持續保持事跡增長和創新嗎?這才是我試圖追尋的問題,而并非iPad mini銷售取得宏大成功這般簡略。
吸引力:庫克并沒有現實扭曲力場
蘋 果iPad mini的全球銷量到底如何?誠實說,不會太好。蘋果大談特談市場競爭,并對谷歌(微博)Nexus 7平板電腦進行攻擊。在說服消費者無需在新款iPad上利用Retina屏幕之后,他們還談論Retina屏的亮點和神奇之處。蘋果還在今年3月對 iPad進行了升級,打破了iPad之前每年進行一次升級的不成文規定。
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注意到了所產生的一切,并以相對苛刻的言辭表 達了出來。以前,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憑借自己特有的“現實扭曲力場”(Reality Distortion Field,指喬布斯口若懸河的表述能力、過人的意志力、扭曲事實以達到目標的急切愿望,所形成的視聽混雜能力 )就能夠輕松說服消費者購置蘋果的產品。
但這一切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激進:一如既往的高售價
蘋果以往總是將自己硬件產品的售價定得比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要高出許多,但該公司卻能夠用更好的硬件產品、更多的功效以及更好的投資回報率加以補充。首款iPad的售價是個例外,因為現在看來,該款產品的售價并不算高。
iPad Mini的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與谷歌Nexus 7平板電腦相比,iPad mini的屏幕分辨率更低、內存更小且尺寸更大。誠然,iPad mini擁有更為壯大的操作系統,但這足以解釋其近乎同類產品兩倍的售價嗎?蘋果一貫尋求奢侈定位可能成為對其產品高售價的部分合懂得釋,但我認為,產品 厚度“超薄”并不是蘋果高售價應當依仗的長遠戰略。
坦率:地圖利用如何?
我疏忽了蘋果有 關iOS 6系統中地圖利用所涌現的問題的解釋嗎?我底本渴望看到蒂姆•庫克能夠在此事上展現出更加明確的領導力。相反,蘋果并未對地圖利用涌現的問題給出合理的解 釋,好像該頒布從來就沒有提及過此事,而消費者則在Twitter上將iPad mini和Nexus 7的地圖利用進行了對照。地圖利用有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成為智能手機的主戰場之一。
發貨速度:從未涌現過高光時刻
iPad mini將于11月初登陸蘋果專賣店。如果想購置3G版iPad mini,那么消費者還需要再等上一個月時間。同樣的情況也產生在蘋果展現的其他硬件產品身上。雖然與幾年前相比,發貨速度已經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依然達不到發布推出后立即發貨的程度。
愛好:器重長遠發展還是短期利益
蒂姆•庫克擅長數字運算。如果只想要一張簡略的財務報表的話,他會成為蘋果內部的 佳人選。如果在報表中分欄列出蘋果的所有硬件產品后,人們可能就會創造蘋果在低端iPad市場涌現了空白,而庫克恰好用iPad Mini補充了這個空白市場。然而,蘋果 終并沒有設法降低iPad 2的售價,并保存經典功效,而是決定推出小型iPad。
這是為什么?我料想,可能會有另外一張報表上明確地寫著“競爭和我們如何應對”以及“公司7英寸平板電腦市場涌現空白”等字樣。這就懇求蘋果迅速對此做出反響。
對 于實現公司營收和利潤 大化來說,推出iPad mini無疑是明智之舉,而且由此帶來的收益會相當可觀。我不是在就此事進行爭辯。然而,蘋果在這一過程中并沒有展現出長遠發展眼力或時尚元素。走長遠發 展之路一直是蘋果保持不懈的尋求,但庫克這次卻偏離了這一正確道路,而去尋求更多的利潤。
蘋果發布,他們將再次實現“同類產品中更薄”的目標,但卻疏忽了iPad Mini應當經歷的創新實驗過程,而這些實驗才是含iPad和iPhone在內的品牌產品成功的基石。
小結:短期利益有保障,未來荊棘密布
人們總是認為,史蒂夫•喬布斯在任期間總能夠帶給人們意想不到的事情。但在本周的新產品發布會上,我并沒有看到蒂姆•庫克擁有喬布斯的這種潛質。庫克領導下的蘋果并沒有開發出真正具有創新點和與眾不同的產品。
布 魯斯•塔克曼(Bruce Tuckman)提出的團隊發展階段(Stages of Team Development)模型可以被用來辨識團隊構建與發展的要害性因素,并對團隊的歷史發展給以解釋。 團隊發展的五個階段是:組建期(Forming)、激蕩期(Storming)、規范期(Norming)、履行期(Performing)和休整期 (dorming)。這一模型非常實用于現在的蘋果。
目前,蘋果正處于履行期,不過即將進入休整期。在休整期,自滿情緒將在團隊內部蔓延,公司也越來越器重保持住自身的業內地位和投資規模。我渴望蘋果能夠打破休整期的束縛,重返激蕩期并重獲當時所具有的創新豪情。不過,要想做到這一點,蘋果必須認識到需要做出一些轉變。
蘋果將持續創造其硬件產品的銷售奇跡,并將持續成為全球 大的公司之一。但我目前仍看不到任何刺激該公司做出轉變的積極因素存在。蘋果擁有的還是雷同的產品系列,可能會有所改良,仍擁有較高的利潤率,并信任消費者能夠持續買賬,為短期內所取得的光輝事跡而吶喊…
任何其他公司都會對此非常滿足,但蘋果恰恰不是“任何其他公司”,它自有其獨有的生存理由,即:超前遠見、創造神奇、思維與眾不同、埋頭苦干。
但目前,蘋果并沒有保持其中的任何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