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網站首頁 > 電腦維修培訓 > 正文 >
硬盤故障排除的10個小技巧 系統不承認硬盤
來源: 日期:2013-10-12 8:58:30 人氣:標簽:
每個用戶的硬盤中都存放著大量的有用數據,而硬盤又是一個易出毛病的部件.為了有效的保存硬盤中的數據,除了有效的保存硬盤中的數據,備份工作以外,還要學會在硬盤出現故障時如何救活硬盤,或者提取其中的有用數據,把損失降到 小程度。
1.系統不承認硬盤
此類故障比較常見,即從硬盤無法啟動,從a盤啟動也無法進入c盤,使用cmos中的自動監測功能也無法發現硬盤的存在.這種故障大都出現在連接電纜或ide口端口上,硬盤本身的故障率很少,可通過重新插拔硬盤電纜或者改換ide口及電纜等進行替換試驗,可很快發現故障的所在.如果新接上的硬盤不承認,還有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硬盤上的主從條線,如果硬盤接在ide的主盤位置,則硬盤必須跳為主盤狀,跳線錯誤一般無法檢測到硬盤。
2.cmos引起的故障
cmos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硬盤的正常使用,這里主要指其中的硬盤類型.好在現在的機器都支持"ide auto detect"的功能,可自動檢測硬盤的類型.當連接新的硬盤或者更換新的硬盤后都要通過此功能重新進行設置類型.當然,現在有的類型的主板可自動識別硬盤的類型.當硬盤類型錯誤時,有時干脆無法啟動系統,有時能夠啟動,但會發生讀寫錯誤.比如cmos中的硬盤類型小于實際的硬盤容量,則硬盤后面的扇區將無法讀寫,如果是多分區狀態則個別分區將丟失.還有一個重要的故障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邏輯參數類型,硬盤可采用normal,lba, 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裝了數據,而又在cmos中改為其他的模式,則會發生硬盤的讀寫錯誤故障,因為其物理地質的映射關系已經改變,將無法讀取原來的正確硬盤位置。
3.主引導程序引起的啟動故障
硬盤的主引導扇區是硬盤中的 為敏感的一個部件,其中的主引導程序是它的一部分,此段程序主要用于檢測硬盤分區的正確性,并確定活動分區,負責把引導權移交給活動分區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統.此段程序損壞將無法從硬盤引導,但從軟區或光區之后可對硬盤進行讀寫.修復此故障的方法較為簡單,使用高版本dos的fdisk 為方便,當帶參數/mbr運行時,將直接更換(重寫)硬盤的主引導程序.實際上硬盤的主引導扇區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x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盤主引導程序.雖然dos版本不斷更新,但硬盤的主引導程序一直沒有變化,從dos 3.x到目前有windos 95的dos,所以只要找到一種dos引導盤啟動系統并運行此程序即可修復.另外,像kv300等其他工具軟件也具有此功能.
4.分區表錯誤引導的啟動故障
分區表錯誤是硬盤的嚴重錯誤,不同錯誤的程度會造成不同的損失.如果是沒有活動分區標志,則計算機無法啟動.但從軟區或光區引導系統后可對硬盤讀寫,可通過fdisk重置活動分區進行修復.如果是某一分區類型錯誤,可造成某一分區的丟失.分區表的第四個字節為分區類型值,正常的可引導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區值為06,而擴展的dos分區值是05.如果把基本dos分區類型改為05則無法啟動系統, 并且不能讀寫其中的數據.如果把06改為dos不識別的類型如efh,則dos認為改分區不是 dos分區,當然無法讀寫.很多人利用此類型值實現單個分區的加密技術,恢復原來的正確類型值即可使該分區恢復正常.分區表中還有其他數據用于紀錄分區的起始或終止地址.這些數據的損壞將造成該分區的混亂或丟失,一般無法進行手工恢復,唯一的方法是用備份的分區表數據重新寫回,或者從其他的相同類型的并且分區狀況相同的硬盤上獲取分區表數據,否則將導致其他的數據永久的丟失.在對主引導扇區進行操作時,可采用nu等工具軟件,操作非常的方便,可直接對硬盤主引導扇區進行讀寫或編輯.當然也可采用debug進行操作,但操作繁瑣并且具有一定的風險.
5.分區有效標志錯誤引起的硬盤故障
在硬盤主引導扇區中還存在一個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其 后的兩個字節:55aah,此字為扇區的有效標志.當從硬盤,軟盤或光區啟動時,將檢測這兩個字節,如果存在則認為有硬盤存在,否則將不承認硬盤.此標志時從硬盤啟動將轉入rom basic或提示放入軟盤.從軟盤啟動時無法轉入硬盤.此處可用于整個硬盤的加密技術.可采用debug方法進行恢復處理.另外,dos引導扇區仍有這樣的標志存在,當dos引導扇區無引導標志時,系統啟動將顯示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其修復的方法可采用的主引導扇區修復方法,只是地址不同,更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統通用的修復方法.
相關文章
- 上一篇: IBM筆記本硬盤參數無法檢測故障的分析與處理
- 下一篇: 哪些操作會導致電腦硬盤壞道